西雙版納傣家九寨
時間:2022-10-16 來源: 作者: 我要糾錯
曼 英
曼:寨子;英:浸。曼英即水浸寨子。據(jù)傳,在遠古時候,曼英旁的邦惹山上,有一只以人畜為食的鷹王。佛祖釋迦牟尼巡游到此,為了感化了鷹王,向大鷹王傳授了佛教的“五戒八律”,讓它遵守佛教戒律,不殺生、不吃大小動物。之后,大鷹王在饑餓中煎熬了七天后死去。在鷹王死去的山上,按照佛祖的指點,曼英村的村民們建起一座塔底埋著佛發(fā)的佛塔——塔邦惹。時光不可逆,佛塔的來歷已不復可考,然而,看到完好如舊的佛塔,仿佛看到了千百年來,一代又一代的傣族人正挑水上山,浴塔賧佛。
有一年,瀾滄江漲大水,滔天的洪水把整個景洪壩子淹沒了一大半,汪洋的大水漫到曼英寨子。曼英就在“塔邦惹”的山腳下,整個曼英寨子都浸在水里,故而得名叫做“曼英”。
曼莊些
曼:寨子;莊:頂;些:網(wǎng);曼莊些即撒網(wǎng)頂?shù)恼印?br />傳說,有一個帕雅(寨主),名字叫阿臘沃也叫阿臘沃春丹。他原來是召勐(君主)花園的看守人,相傳是天神下凡投胎轉(zhuǎn)世,后來當上召勐(君主)。君主酷愛狩獵,天神為了把他引到?jīng)]有人居住的勐臉、勐梭、勐泐去,就派一位神仙變成一只美麗肥壯的金色馬鹿,君主為追尋金鹿,翻山越嶺月余,終抵達藏于深山之中的世外桃源景洪,可是金鹿卻突然消失在山的箐溝里。君主很想得到那只美麗的金鹿,就命令部分百姓守候在這,讓他們等待那只金鹿再次出現(xiàn),君主看到這里地勢寬敞而平坦,是建立寨勐的好地方。要回去也是路途遙遠,再說也找不到回去的路。于是,就在這個建立新村寨,其中一個寨子名叫“曼盤巴”(捕魚寨)。后來,“曼盤巴”的人口越來越多,單青壯年人就有三千多號人,號稱“三千長刀手”。而“南洼河”里的魚卻越來越難捕,人們就用麻藤皮搓成線織成網(wǎng)來捕魚,因為用撒網(wǎng)捕魚,故而得名叫做曼莊些。曼景勐
曼:寨子;景:城子;勐:圓圓的,曼景勐即圓形的城子寨。這個村寨有關(guān)愛情,卻不止愛情。據(jù)文獻記載:傣歷 134 年(公元 772 年),“召蘇念達”指派“島跌沃”和“婻娟達朗麗”夫妻倆人,到有兩塊大石頭的大田壩去守護稻田。夫婦住在“管納”(種田時住的臨時房)中,慢慢的,“管納”就變成了村寨,得名為曼景勐。天長日久,夫婦的兩個兒子已經(jīng)長大,各自娶妻,父親跟隨長子遷出了曼景勐,建立新寨曼貢,從此,兩個人,分住兩個村寨。時間匆匆而逝,年邁的夫婦兩相繼病故,他們按生前的愿望被葬到了一起,曼景勐和曼貢的墓地就連在了一起,是為“夫妻墳”,直至今日。
因為夫妻倆人是從曼泐下面的“廣勐”(圓圓的山丘)山腳下出來的,所以,“召蘇念達”就給這個寨子取名叫做“曼景勐”。
曼弄楓
曼:寨子;弄:魚塘或水塘;楓:大浪。曼弄楓即魚塘大浪的寨子。曼弄楓的來歷充滿著神話色彩,相傳古時這個地方積聚著大浪,迦葉佛祖巡游到此,看到瘋狂的大浪,擔心今后會禍害百姓們,便將水引向不遠處的瀾滄江,預言釋迦牟尼佛時代,將有人來此建寨,于是起名為曼弄楓。迦葉佛祖或釋迦牟尼時代都已經(jīng)過去,今天的曼弄楓,飲食一條街上,傣家干欄式建筑鱗次櫛比,精巧的設計風格和亮麗的色彩,如傣家人的熱情般讓人流連忘返。
曼 貢
曼:寨子;貢:雞籠,曼貢即編雞籠的寨子。這個村寨有關(guān)愛情,卻不止愛情。據(jù)文獻記載:傣歷 134 年(公元 772 年),“召蘇念達”指派“島跌沃”和“婻娟達朗麗”夫妻倆人,到有兩塊大石頭的大田壩去守護稻田。夫婦住在“管納”(種田時住的臨時房)中,慢慢的,“管納”就變成了村寨,得名為曼景勐。天長日久,夫婦的兩個兒子已經(jīng)長大,各自娶妻,父親跟隨長子遷出了曼景勐,建立新寨曼貢,從此,兩個人,分住兩個村寨。時間匆匆而逝,年邁的夫婦兩相繼病故,他們按生前的愿望被葬到了一起,曼景勐和曼貢的墓地就連在了一起,是為“夫妻墳”,直至今日。
傣歷 950 年(公元 1588 年),曼聽、曼龍匡兩個寨子的人,到“管納西麗養(yǎng)”開荒種田,但是,沒有水灌溉稻田。于是,他們就去叩拜召勐,請求召勐分水給他們灌溉稻田。召勐同意分水給他們,并對他們說:“把水分給你們灌溉稻田可以,但是,到種田的時候,你們兩個寨子要來給我栽秧種田。”從此,每到栽秧季節(jié),曼聽、曼龍匡的人,就到“島跌沃”家族后代的“管納”來搭臨時棚住,給召勐栽秧種田。因為他們每家每戶都帶雞來田壩里喂養(yǎng),“島跌沃”家族后代的家人就編雞籠(傣語叫做貢蓋)給曼聽、曼龍匡兩個寨子的人關(guān)雞,再者“島跌沃”是從“廣景貢”寨子出來的,所以,召勐就給這個寨子取名叫做“曼貢”。
曼景法
曼:寨子,景:城子,法:雷響田,曼景法即雷響田邊的城子寨。傳說,曼景法有一個神奇的故事,即“龍蛋”塔的故事。過去,曼景法是一個干旱壩子,種田要等雷響,天下大雨,靠雨水才能犁田耙田栽秧,“雷響田邊的寨子”由此而來。于是,曼景法的先民向龍王討要了一個龍蛋,修了座塔供奉著,一年四季香火不斷,從此,年年也就風調(diào)雨順。村外有一條很長很大的深溝,阻隔了曼景法的村民與外界的交往,龍王還常常浮出水面,用龍身架起一座龍橋,讓村里的人們從龍背上走過去與外界聯(lián)系,與親人相會。于是,每年村民們都要舉行儀式賧塔(祭塔、拜塔),拜“龍蛋”塔就成了寨子里的習俗,一直傳到現(xiàn)在。
曼賀蚌
曼:寨子;賀:上面或上頭;蚌:沼澤地。曼賀蚌即沼澤地上面或頭上的寨子。據(jù)記載:傣歷 1248 年(公元 1886 年),有 3 戶人家,從“景帕杭”(宣慰街,也叫景傣)的曼崗景搬遷到“南蚌”(南意為水,蚌為沼澤地)旁邊建蓋“管納”(種田的臨時房)來犁田耙田、撒秧、種田,他們?nèi)胰司驮谔飰芜吷细髯陨w起臨時房居住在一起。因為這里的水源充足,秧苗的長勢很好,谷子也很飽滿,收成一年比一年高。后來,有人看到沼澤地下面還有很多空地可以開墾水稻田,搬遷到這里來開荒種稻田。時間荏苒,寨子里的人越來越多,原來的寨址住不下。經(jīng)過商討以后,村民決定把寨子的地址搬遷到“賀蚌”(沼澤地)的上面去,故而寨子的名字就叫做曼賀蚌。
在曼賀蚌寨子中間,有一片神林,至今仍有木牌,上書“傣家圣地”四字,神林旁,一汪清泉終年不干涸,成為曼賀蚌村和周圍農(nóng)場職工的飲用水。得益于“圣泉水”池,曼賀蚌成為首個傣族古寨清泉水池旅游景點,人們往來不絕,都要親臨嘗一嘗圣泉水。
曼養(yǎng)廣
曼,寨子;養(yǎng):平壩;廣:一個大灣溏。傳說,有一個“帕拉西”(苦行僧),也叫佛爺,在原始森林邊的一個寺廟里修行。有一對年輕夫婦,居住在寺廟旁。他們夫婦倆生下一個男孩后,就雙雙死去,“帕拉西”就把小男孩收養(yǎng)起來。小男孩 16 歲時,在“帕拉西”的指導下,開始學習燒木炭,小男孩天資聰明伶俐,很快就把“帕拉西”傳授的燒木炭技術(shù)學到手。他出師以后把燒好的木炭拉到街上去賣,生意很好。從其他地方逃荒來的人,看到小男孩的生意還不錯,就跟著他來燒木炭,時間長了人就自然而然地多起來,建立了村寨,寨子名字叫做曼樹公(曼:村或寨子;樹:燜或捂;公:燒;即燒木炭的寨子。),舊寨址在“景帕杭”(宣慰街)旁邊(現(xiàn)在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(qū)洲際酒店)。
有一年,勐里發(fā)生戰(zhàn)爭,勐泐的“召片領(lǐng)”兵力不足,就派使臣到景真,邀請景真王派兵支援。景真王立即派兵支援“召片領(lǐng)”,戰(zhàn)爭勝利后,景真派來的士兵剩下無幾,“召片領(lǐng)”就分給他們一些田地。讓他們在曼樹公的旁邊建立寨子,寨子名字叫做曼景真。后來,曼樹公和曼景真兩個寨子合并,建立起一個新寨子,寨子名還是叫做曼樹公。
傣歷 1318 年(公元 1956 年)進行土地改革,劃分田地,人民當家作主,按照人民政府的安排,曼樹公寨址就遷移到現(xiàn)在這個地方。“宣慰街”的祜巴龍勐(佛教長老,最高等級僧人),經(jīng)過看地勢風水后,就給寨子取名叫做曼養(yǎng)廣。
曼賀納
曼:寨子;賀:上面或上頭;納:田,曼賀納即稻田頭上的寨子。這是一個在原始森林建蓋起來的村寨,一對跟隨勐泐王族后裔的老庚,相約到此建立了村寨。隨著村寨發(fā)展,舊寨址容納不下了,經(jīng)過村民們的商議,決定把寨子遷移到田壩上面的山腳下平壩處,因為寨子的地址在田壩的上面,故而得名叫做“曼賀納”
如今的曼賀納,開啟了美麗鄉(xiāng)村的社會主義新農(nóng)村建設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,成為傣鄉(xiāng)社會主義新農(nóng)村建設的傣家古寨的旅游景點。古樸的傣族干欄式木質(zhì)傣樓依舊,吸引著許許多多中外游客,人們來來往往,絡繹不絕。走進曼賀納寨子,青翠的樹林、秀美的家園、古老的傣族干欄式木質(zhì)傣樓與紅紅火火的旅游產(chǎn)業(yè),構(gòu)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熱帶風情畫卷。步入村寨,掩映在椰子林、芒果林和香蕉林中的一幢幢古老的傣族干欄式傣樓,生機依然,清新秀美。傣家人悠閑的生活,古樸、實在而溫馨。
標簽: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注:本網(wǎng)條致力提供真實有用信息,所轉(zhuǎn)載的內(nèi)容,其版權(quán)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!若有任何不適煩請聯(lián)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(nèi)刪除。
無相關(guān)信息 昆明生活資訊
昆明圖文信息
推薦信息
相關(guān)文章
無相關(guān)信息